嶺南園林萌芽于秦漢時期,經過長期的發展而逐漸繁榮,至明清時走向成熟并獨樹一幟,使我國的園林建筑史上出現了江南園林、北方園林和嶺南園林三足鼎立的嶄新局面。嶺南園林又以廣東園林為主流,順德的清暉園,佛山的梁園,東莞的可園,番禺的余蔭山房,并稱“廣東四大名園”。
清明上河圖——寶墨園的鎮園之寶
廣州番禺寶墨園有幾個鎮園之寶,其中大型彩繪浮雕壁畫《清明上河圖》是其中之首?!肚迕魃虾訄D》浮雕采用陶瓷雕塑和陶瓷彩繪相結合的手法,在國內獨一無二;背面的整幅墻是宋代石刻書法長廊,上面鑲有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千金文》,宋代四大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的行書,岳飛書諸葛亮前后《出師表》碑刻等。
寶墨園——奉祀“包青天”的包相府
廣州番禺寶墨園清末民初是包相府,后稱寶墨園。包相府廟始建于清代嘉慶年間,是奉祀北宋名臣、龍圖閣大學士包拯的地方。
相傳,在清嘉慶年間,有一年西江發大水,有一段黑色木頭漂流到村邊,人們把它放回江里,誰知下游水大,木頭又回流到村邊來。這種情況再三出現,人們覺得十分奇怪,便把黑木頭供奉起來。后來,朝廷誅除貪官和珅,社會上掀起反貪倡廉之風,其影響甚大,人們自然希望能得到像包青天那樣的清官來治理官吏,于是便把木頭刻成包青天像,在此建起包相府。
到了清末,沙灣出了個叫包墨寶的人,百姓傳言其為官清廉,如北宋包拯轉世,百姓感念北宋包公,自發籌集善款,在原來的包相府旁邊重新建了一個包相府,取名“寶墨堂”。后來,由于前往寶墨堂祭祀包公的人太多,清廷將其改建成園林,改名“寶墨園”,成為古代番禺最早的公共園林。
至圣先師“闕里南宗”——孔子文化館
相信大家都會問,為什么寶墨園里會設有“孔子文化館”呢?說起來這里面還有一段淵源。
考古資料顯示,孔子裔孫一千多年前最先南遷嶺南的地方是廣州。番禺的大夫山森林公園里有一座宋代古墓,孔子的五十世裔孫孔復就長臥在此,孔復墓是孔子裔孫在番禺最早的一座墓穴。孔子之后除歷代長孫“衍圣公”都留居山東曲阜孔府之外,其余子孫均移居各地,逐步繁衍,形成當今全國各地以至世界各地的孔氏世襲支派。而番禺的大龍與詵敦等村的孔氏族人正是千年以前從曲阜遷徙到嶺南,稱為“闕里南宗”。
2018年番禺區委宣傳部、區文聯、寶墨園等單位與著名收藏家趙泰來一行前往山東曲阜地區的孔孟故里考察儒學文化場館建設,與曲阜當地文化旅游部門共襄弘揚國學經典、延續儒家文脈的大計。經過一段時間的策劃籌建,終于在寶墨園建成孔子文化館與國學文化廣場。
水至清卻有魚——獨特的活水系統
寶墨園占地面積近十萬平方米,園內綠樹成蔭,亭臺樓榭,處處水道相通,養滿了錦鋰,環境優美,令人心曠神怡。
古語有云:水至清則無魚。可是,這句話在寶墨園內卻并不適用。寶墨園內水道四通八達,可以說覆蓋了整個園區。如此紛繁復雜的水域,如何做到既能讓錦鯉暢游,又能做到清澈見底?原番禺市委書記梁偉蘇退休之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寶墨園的建設中,潛心研究水利原理,琢磨出一套獨特的水循環系統運用于寶墨園的水道中,于是有了今日寶墨園中“水清魚泳”的獨特景觀。
對于這套獨特的活水系統,曾有多家公司的老板重金求購,老書記均未同意。后在星河灣老板黃文仔的再三懇求下,老書記才同意將這系活水循環系統引入星河灣。
寶墨園清幽瑰麗、古色古香,是一座集清官文化、嶺南園藝、嶺南建筑、珠三角水鄉特色、古今藝術珍品于一體的嶺南文化山水園林。其中于每年三月舉辦的“漢風古韻櫻花節”、國慶黃金周舉辦的“嶺南水色旅游文化節”以及春節期間舉辦的“嶺南醒獅民俗文化節”三大節慶活動,使寶墨園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國學傳承、研學體驗文化旅游的絕佳目的地。
以上信息由廣州天馬國際旅行社整理編輯,歡迎訪問廣州天馬國際旅行社了解更多,廣州天馬國際旅行社服務熱線 020-8370 6702廣州旅游,廣東到廣州旅游價格,廣州旅游攻略,廣州旅游資訊